火车站项目部开好两会工作 做好施工进度、成本、质量控制
本文来源于:工程三队 作者:王栋林 发布时间:2012-7-27 1.开好工地“碰头会” 每天晚饭后,项目工程科相关管理人员便在工程科办公室汇合,通报当天施工生产进展情况,安排明天施工任务,对各班组负责人进行交底,协调配置生产资源,尽量缩短各工序循环时间,进而加快施工生产进度;并把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、质量、安全等问题摆出来,集合各方意见,将问题“消灭”在萌芽状态。两个月来,通过这种独具特色的“碰头会”,明确重点,狠抓落实,极大地提高了各项工作的执行力度,施工计划也不折不扣地得到了落实。小会大作用,总结如下: “碰头会”碰出效率 “碰头会”就是意在开生产会的时间要短,还要出效率,结果这一“碰”真碰出不少好处。首先“碰头会”碰出工作效率来,“碰头会”时间一般在十几分钟之间,在这短短时间内,集中整个现场生产各方面的信息,对生产进度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组织协调,统筹安排,有效提高工作效率,可见“碰头会”碰出效率来。 “碰头会”碰出默契 “碰头会”碰出协调。班组与班组之间、工种与工种之间,既有独立的一面,又有相互配合、相互合作的一面。但是,往往大家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问题,在工作中易出现“推诿扯皮”的现象,制约着全盘效益的提高。“碰头会”给大家提供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,使大家共同认识到:虽然分工不同,但大家都是围绕一个中心任务——努力完成业主及公司下达的进度指标,这样大家的合作意识增强了,配合默契了,生产秩序也就协调起来。 “碰头会”碰出效益阳光大街是一个综合性强、工序繁杂,各工序相互影响较大,但又必须遵循“先地下后地上,先深后浅”的施工原则。 “碰头会”对上述问题进行汇总归类,统一部署,统一安排。避免不必要的返工窝工现象,节约成本提高效益。 “碰头会”碰出民主 三个臭皮匠,顶个诸葛亮。“碰头会”对于施工现场出现的问题,集思广益,科室各工长提出问题后,同时也提出解决方案,大家协商后选定最佳施工方案。这样提高了每个人善思广义,迎难而上的优良习惯,也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人翁精神,对现场生产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。 2、开好技术交底会,做到质量事前控制。 为了使施工人员对工程特点、技术质量要求、施工方法与措施和安全等方面有一个较详细的了解,以便于科学地组织施工,避免技术质量等事故的发生,从而做好工程质量事前控制工作。在每个分项工程开工前,项目部各作业面负责人向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的技术性交底。交底由各分项负责人依据施工方案编写,工程科长和项目经理审核。 交底内容包括:施工前现场应具备的施工条件、与其他工种之间的配合与矛盾等;每个劳务队伍的施工范围、工程量、工作量和施工进度要求;施工图纸的解说,重点讲述在以后施工中容易出现的实际问题等;根据工程的实况,依据的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,对施工现场生产质量和安全文明施工提出具体要求;详细的操作工艺和保证质量安全的措施;增产节约指标和措施和其它施工注意事项。 技术交底不只流于形式,以劳务施工人员听懂会作为最终标准,通过详细解说,绘制示意图等方式,生动形象的将各作业面的施工技巧及质量要求交待清楚。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做好施工两会工作,起到统筹安排,防微杜渐,未雨绸缪之功效,保证项目施工更好、更快的进行。
|